2014/01/31 DAY16(上)
行程:金閣寺→今宮神社→大德寺→百円麵包店→返家
交通方式:京都市巴士(月票)
住宿地點:西賀茂家
吃吃喝喝:早餐吐司+炒蛋、蘿蔔炒肉便當、沾麵
總花費:4,269円
在日本的這幾天,已養成七點多就會醒來的習慣(不管前天多晚睡)。一早起來的第一件事,便是幫自己準備一頓豐盛的早餐!
牛奶炒蛋+土司佐楓糖果醬,吐司還有煎過喔,卡滋卡滋的比較好吃。
炒蛋的同時,也順便準備了今天的午餐便當,肉絲炒蘿蔔,簡單又營養。
白飯也是一早起來煮的,畢竟隔夜飯除了炒飯和煮粥之外,再加熱就不好吃了,我又不想天天吃炒飯。
下了好幾天的雨,今天終於放晴了,才有機會好好拍拍住家附近的景色。
這是我們在西賀茂的住宿外觀,起初在網路上搜尋的時候,就知道這裡很偏僻房間也不大,可是實際住起來,雖然遠了點,但交通還算方便,空間雖小,但五臟俱全,該有生活起居用品一應具全,住起來非常舒服,而且因為遠離市區的關係,晚上在走回家的路上,只要抬頭一望,滿天的星空就在頭頂上而已。
一個月含水電才8000元/人的價格,cp值真的非常高。
我們這一帶主要都是住宅區。
在總站搭公車的好處,就是不怕沒有位子可以坐(西賀茂家的公車站剛好是藍線的終點站)
很三八的我們,決定在台灣大年初一,到一個金光閃閃的地方參拜,以祈求今年可以財源廣進。為了到金光閃閃的地方,得先在北大路崛川轉車,今天天氣真的好到讓人忍不住多拍幾張照片。
屬於京都小嫩嫩的我們,每次上公車都免不了有些緊張,不確定該在什麼時候按鈴下車,特別是這班往金閣寺的公車。我們第一次在公車上遇到那麼多的乘客,幾乎快擠不上去,大概我們平常去的景點都過於冷門,真正前往京都界的A咖景點後,才發現原來全京都的觀光客都在這裡。
金閣寺附近的站牌有兩個“金閣寺前”及“金閣寺道”,秉持著寧可多走路也不要錯過的想法,我們提前在金閣寺道按鈴下車。
下車時還發生了一段小插曲,因為車廂太擁擠的關係,在後方的我們原想從後門下車,再繞到前門給司機先生看我們的月票(在台灣搭公車還滿常這樣變通的),結果才走到門口,便出現一位日本大叔檔住去路,好像怕我們沒有付錢要偷跑下車的樣子。
當下除了緊張司機以為沒人要下車而開走外,另一方面也生氣著為何把我們看成賊一樣的防備。也許是他看過太多觀光客趁亂沒付錢下車的吧!又或者是他本來就是正義魔人之類的。但秀出月票加上說明我們只是要繞到前門之後,日本大叔才不好意思的讓開道路。
但最好笑的是,才走到前門,司機問我們是不是要到金閣寺,要下一站才會到,結果我們又從前門上了公車。
金閣寺的正式名稱應為“鹿苑寺”,位於京都市西北區的北山。
沿著參道在樹蔭下漫步,即可抵達金閣寺內。從圖面來看,還能發現京都知名的“左大文字山”在附近。
金閣寺為足利義滿所創建,早期被當作義滿個人的御所之用,並在這裡操控當時的政治權力,進而衍生獨特的「北山文化」。
而金閣寺也因為獨特的文化、歷史與建築價值,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。
走過參道,通過正門,沿路上可見各種戒律與經文抄寫的標示,當權者的別墅最終也隨著人煙散去後,回歸平靜的禪寺所用。
金閣寺屬“臨濟宗相國寺派”的佛寺,為初祖達摩大師從中國傳遞而來,也是禪宗的一門支派。禪宗以坐禪等身體的經驗做為開悟成佛之道,認為與其用文字語言,更重視自身心性的悟道方式。所以在這見到無字經也不覺奇怪了,而內容到底在講什麼也不是這麼重要了,一切從心嘛(明明是懶得翻字典吧)
進入金閣寺也是要購票的,人家怎麼說也是世界遺產,附一點清潔費也不為過呀!
入寺門票是一張符,費用400円。這樣看來其實滿划算的,平安符造型的門票(根本就是平安符呀),有種買肉送蔥的超值感。
而且真的還可以用喔!一旁還有使用解說圖。
平安符最上方“金”字旁的左右兩點,代表著四大天王在四個方位上守護著眾生,此符最適合貼在玄關內側上方,或者自家佛壇的側面喔。
踏進庭園之後,便可見佇立於鏡湖池上的金閣寺了,與我們一同進入的遊客,沒有人不立刻趕往金閣寺的正前方卡一個拍照的絕佳位子,我也像著魔一樣,拼命拍!拼命拍!而忘了應該靜下心來靜靜欣賞這傳說中輝煌的建築風景,可惜當時的氣氛只適合瘋狂拍照(笑)。
金閣寺其實是一座舍利殿,一樓安置著釋迦如來及足利義滿的雕像,二樓看起來也是有佛像,三樓則是空房,其除了金光閃閃的特殊外表之外,每一層樓的建築形式也有所不同,從一樓起為寢殿造(主貴族住宅)、武家書院造(近代初期的住宅)、禪宗佛殿造。周邊的湖面上也設置了各種珍奇怪石,有鶴島、龜島,還有當時以大名為明所奉獻的細川石等等。
金閣寺還一度因為美得太過超過,而被人縱火燒毀。因為太美而必須毀了人家的概念,實在是無法理解呀!
庭院內的金閣寺只是第一站而已,繼續往前還有許多風景可以觀賞。
足利義滿專用的洗手水....嗯!名人用過的東西都是景點啦
很有風味的小樓梯,可惜不能走
魚躍龍門的鯉魚石及龍門瀑布造景。
龍門瀑布在過去有個白蛇塔,塔的前方腹地擺著幾塊石頭,人們爭相的投錢許願,有種許願池的概念(突然想起來自星星的傻瓜這部電影)
只要開始有人投錢,就陸陸續續有人爭相朝拜,管它拜什麼,先投錢再說!這就是人性呀!是說為了投進水缽裡我也貢獻了不少硬幣就是惹....
看看滿地的錢幣。是說白蛇塔太遙遠了拍不到,但相傳白蛇塔的所在位置其實是鏡水池的出水口,因為池水終年湧現,而被當作聖地供奉朝拜。在日本水神的形象與白蛇為一體,因此才建造了一座白蛇塔,跟白素貞一點關係都沒有喔(冷)。
仔細想想,在“千與千尋”的動畫裡面,水神不也形像一條巨大白蛇嗎?
金閣寺內到處都是萬惡的紀念品店(賣御守、明信片、金閣小吊飾等等),差點又要失手啦。
茶席的紅色和青苔的綠色好搭喔!可是進去品茶要花錢,於是作罷(流口水)。
快到出口附近有間不動堂,堂寺旁擺著一台又一台的詩籤機,就在想為何紀念品店沒有抽籤的地方,原來都在這裡呀!
自動販賣詩籤已經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了,金閣寺更進階版有英文、韓文、中文的詩籤,可謂是多元化的觸角營運呀(菸)
走著走著又到了午餐時間惹,出了金閣寺,外面的飲食區還滿多座位!因為冬天超冷的,根本沒有人想在外面吃東西,超空曠的啦(聽起來不知為何有點哀傷...)
冷掉的便當還是很好吃的啦(流鼻涕....)
走到出口才發現,金閣寺旁有一區好大的停車腹地,而且幾乎都是遊覽車來得,不愧是A咖景點。
這裡也有一間紀念品店,比裡面的任何一間都還要大,貨也非常的齊全,害我不小心就敗家了(哭)
紀念品店裡賣都都跟“金”很有關,像是金箔呀
金色吊飾呀
還有加了金箔的抹茶!!那可不是灰塵呀....真的是金箔,還滿好喝的,可惜貴了一點。是說這邊賣的芥末花生可真好吃呀!
最後看著參道旁漂亮的青苔,離開金閣寺前往下一站。